如果你需要购买磨粉机,而且区分不了雷蒙磨与球磨机的区别,那么下面让我来给你讲解一下: 雷蒙磨和球磨机外形差异较大,雷蒙磨高达威猛,球磨机敦实个头也不小,但是二者的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石磨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磨粉机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黎明重工加紧科研步伐,生产出了全自动智能化环保节能立式磨粉
土壤中的碳包括无机碳与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是指土壤中各种正价态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是土壤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而且对地球碳循环有巨大的影响,既是温室气体“源”,也是其重要的“汇”。 土壤有机碳不仅组成成分和结构十分复杂,而且循环
2020年10月8日 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碳的分类、功能、转化特征和影响因素,以及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和平衡点,以及土壤有机碳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保护意义。文章还探讨了土
2020年7月29日 本文综述了土壤有机碳组分化学测定方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了KMnO4 氧化法、改进的WalkleyBlack 氧化法、酸水解法在测定有机碳组分的优缺点和适
2018年12月26日 本文系统评述了土壤有机碳稳定(生化难分解性、矿物保护和团聚体保护)和形成(腐质化、微生物效率−基质稳定框架和微生物碳泵理论)的前沿理论和机制,
2023年7月14日 本文综述了土壤碳固存的复杂性,分析了矿物结合有机物 (MAOM)和颗粒有机物 (POM)的形成途径、差异、影响因素和管理策略。文章指出,使管理策略与土壤碳
2022年8月9日 该文章介绍了植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火烧和放牧对草地土壤有机碳的形成、周转和稳定性维持的影响,以及恢复生物多样性、轮牧、种植豆科等管理措施对增加
2022年10月12日 该研究基于全球11多万个0~2 m土壤剖面数据,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在2 °C变暖下的损失速率和空间格局,以及其与气候因素和生态系统的关系。研究发现土壤
2021年3月15日 本文介绍了植物碳输入对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矿物保护和土壤深度的作用。研究发现,植物碳输入是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关键
2019年6月3日 对土壤有机碳作用的综述研究显示:直至20世纪末,对于土壤有机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阐明具不同化学结构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的功能,如胡敏酸、富里酸、黄腐酸的化
2018年12月11日 碳是陆地生态系统最活跃的元素之一。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及其变化在全球碳循环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2]。地球上的碳平衡是由大气碳库、陆地系统碳库
2022年3月23日 土壤有机质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包含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二者存在换算关系,即SOM=SOC*1724。范围不
2013年1月5日 土壤有机碳对碳酸盐的溶蚀具有驱动作用 [6]。Wang和Li等 [12] 研究认为土壤退化过程中随土壤退化的加剧,土壤中无机碳密度增大。一些研究也表明土壤有机碳在一定条件下会向无机碳转化 [13],甚至认为土壤中有机碳经过百千万年后会慢慢全部退化为无机形态
2024年4月2日 团队提出以根系周转和土壤有机碳垂向移动作为修正因子,利用根系生物量土壤剖面垂直分布反演BNPP的方法体系。利用该方法,以团队559个根系生物量土壤剖面分布数据为基础,结合ORNL DAAC NPP和MODIS NPP数据库,在全球1千米分辨率上估算
2023年9月9日 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升高,植物源碳的相对含量增加,而微生物源碳的含量相应减少。表土中微生物源碳与植物源碳的比值(CM:P)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的速度,比底土快23%30% 。这一发现揭示了表层土壤通过加强微生物转化和微生物
2022年8月9日 草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储存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总量的 34%,其中约 90% 的碳储存在植物根系和土壤中。因此,厘清草地土壤有机碳形成、周转以及稳定性维持与调控机制,提出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对于提升生态系统的保碳增汇
2021年5月19日 土壤有机碳的来源:微生物、动物来源、植物来源、人为施入的有机碳 自然土壤:地面植被残落物和根系是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如树木、灌木、草类及其残落物,每年都向土壤提供大量有机残体。 不同自然植被下进入土壤的植物残体量变异很大:热带
2021年9月22日 微生物残体是土壤有机碳形成的重要来源,真菌和细菌残体对SOC的贡献与活体微生物群体的主导地位相对应,并取决于土地利用、土壤深度、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温度和土壤pH值。 图2 全球农田、草地和森林土壤微生物残体含量及其对有土壤有机碳积累的
2020年8月4日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
2021年8月9日 粮农组织发布的第二项工具收集了农民维持土壤有机碳,封存二氧化碳的良好做法。技术手册由全球400名专家历时3年撰写而成,共有6卷,首次收录了各类环境和土地用途的土壤管理良好做法,并且以科学数据为依据,评估了不同的做法对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
2020年10月9日 摘要: 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SOCD)是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为理解我国农田SOCD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19个典型农田生态站2005~2015年SOCD的监测数据,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农田SOCD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2018年5月15日 2 全土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21 全土有机质化学结构特征 以往研究对土壤有机碳化学结构波谱的划分不尽相同, 为方便比较分析, 统一将波谱划分成 表 1 的四大官能团区, 列出了应用 13 CNMR技术测定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 土壤中的碳包括无机碳与有机碳。土壤有机碳是指土壤中各种正价态的含碳有机化合物,是土壤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与土壤肥力密切相关,而且对地球碳循环有巨大的影响,既是温室气体“源”,也是其重要的
2021年10月26日 铁作为有机碳矿物保护的核心元素之一,不仅对土壤有机碳库的结构及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其氧化还原动态变化也驱动着有机碳的周转过程。从铁介导的有机碳固持机制、铁结合态有机碳稳定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铁氧化还原过程驱动的有机碳矿化机制3个方面对铁—碳耦合关系进行了梳理分析。
2022年6月9日 摘要: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 在调控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活动所导致的氮、磷输入和大气氮、磷沉降提高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磷可利用性, 进而会通过调控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性对土壤有机碳动态产生重要影响
2003年11月3日 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积累和分解的变化直接影响全球的碳平衡。理解土壤有机碳蓄积过程对生物、物理和人为因素的响应,把握关键的控制因子是准确预测土壤有机碳在全球变化情景下对大气CO 2的源/汇方向及准确评估碳收支的关
2021年3月15日 土壤有机质组成和矿物保护等非生物因素的作用,植物碳输入如何影响不同层次土壤有机碳 的周转及其稳定性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元合研究组以青藏高原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带调查、14 C同位素技术以及全球尺度
2020年9月15日 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质、蛋白质、木质素和焦炭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相对丰度差异很大,但每种化合物的总体平均丰度相似。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和蛋白质之间显著负相关,碳水化合物和焦炭之间显著负相关。
2018年12月26日 土壤有机碳对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贡献可以达到25%,提高土壤碳储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土壤有机碳管理和精准的模型预测依赖于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清晰认识。然而,土壤有机碳的长期保存机制、来源和环境调控作用还不清楚。
6 天之前 土壤有机碳能被生物接触是分解的前提,因此, 有机碳与不同粒径土粒的结合程度及在土壤团聚体 内、外的分布都会影响其分解动态,这是物理分组的
2023年12月7日 土壤有机碳是全球陆地碳循环最大的碳库,其小幅度增加可以显著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 正式将土壤固碳列为缓解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固碳也被认为
2021年10月11日 土壤有机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 在调控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为活动所导致的氮、磷输入和大气氮、磷沉降提高了陆地生态系统的氮、磷可利用性, 进而会通过调控植物生长和微生物活性对土壤有机碳动态产生重要影响。目前, 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开展了很多氮磷添加
2020年1月14日 耕地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含量既是土壤质量的重要表征,也是农业温室气体的重要源库,而环境变量与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空间预测精度的重要方法,但不同组合环境变量对RF模型预测精度的
2022年10月28日 摘要:土壤有机碳对自然气候解决方案的贡献可以达到25%,提高土壤碳储量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合理的土壤 有机碳管理和精准的模型预测依赖于对土壤碳循环过程的清晰认识。然而,土壤有机碳的长期保存机制、来源和环境调 控作用还不清楚。
2021年7月5日 土壤有机碳作为陆地碳库主体,其分布特征及与驱动因素的空间关系对土壤碳周转过程有重大影响。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结合9个环境和土壤变量,建模分析伊河流域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影响其分布的主
结果 研究表明欧美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发展较早,尤其是美国无论是国际影响力还是国际合作紧密性均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处于稳步快速发展态势;国际上该领域的研究在1995 ~ 2004年间主要围绕耕作方式和农艺措施对土壤侵蚀与土壤有机碳动态的影响,进而发展为侵蚀条件下土壤微生物
2018年10月23日 目前,活性有机碳的研究在国内外虽多,但是在土壤有机碳库的数量和动态变化过程的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虽然在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已经有很多,但这些研究大都只是在阐述定性方面,或者只是考虑局部因素影响,从而使得对土壤活
广义上,土壤有机质是指各种形态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土壤中的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物质。狭义上,土壤有机质一般是指有机残体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一类特殊、复杂、性质比较稳定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酸)。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
数据内容: 中国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全球碳循环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空间分布特征对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以及农业生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的形成、发生发育和侵蚀等过程受到周边复杂多变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土壤有机碳具有较强的空间变异性和依赖性。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需求下,土壤有机碳汇作为生态系统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碳库容量以及如何开展土壤有机碳汇核算日益成为生态碳汇的研究热点。梳理了国内外土壤有机碳汇及核算相关研究成果,解析了土壤有机碳汇的概念内涵,提出了以稳定性有机碳作为土壤有机碳汇的表征指标及
2023年2月4日 凋落物输入是土壤有机碳的初始来源,既可以通过连续分解促进新的土壤有机碳积累,也可以加快微生物周转而促进原有土壤有机碳分解,但在不同森林中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土壤呼吸速率的贡献仍不清晰。吴福忠教授团队倪祥银研究员长期聚焦凋落物转化为土壤有机质的过程和机理,在福建三明
2019年5月16日 土壤有机碳(SOC)是生态系统的重要资产,在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2015年巴黎气候会议以来,促进SOC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积累受到特别重视,被认为是有效减缓大气CO 2 浓度上升的最重要地表措施。从服务于这个目标出发,对过去几十
2011年4月25日 HJ ××× 土壤 干物质和水分的测定 重量法 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3 方法原理 酸化后的土壤样品中的无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在富含氧气的载气中加热酸化后的土壤 样品至900ºC 以上,有机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产生的二氧化碳采用滴定法或非分散
2020年10月9日 总有机碳 total organic carbon,TOC 有机质中的碳的总量。 2122 可溶性有机碳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在规定条件下进行过滤或离心后,溶液中有机碳的含量。 2123 田间持水量 field capacity 非饱和土壤在未受扰动的条件下能够保持的最大含 21
2024年1月11日 2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SOC) 是由环境中的动、植物残体和根系分泌物等有机物质进入土壤后被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含碳有机物的总称。它是土壤碳的主体组成部分,主要源于死亡的生物残体以及牲畜粪肥、绿肥等有机物料,是衡量土壤肥力的
2013年8月20日 化碳产生量计算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 4 干扰和消除 当样品加热至200 ℃以上时,所有碳酸盐均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对本方法的测定 产生正干扰,可通过加入适量盐酸去除。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会对测定产生相当于02%有机碳的正干扰,通过扣除空
2020年10月28日 土壤是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及生物圈相互作用最复杂、最活跃的交界面 [1],同时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其有机碳储量为1 576 Pg,超过大气和植被有机碳储量的总和 [2]。想要重新进入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各种土壤有机质,必须经过分解和矿化过程。
2014年1月1日 土壤有机碳库分为土壤不稳定有机碳库和土壤稳定有机碳库。其中,土壤不稳定有机碳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周转,可供植物和微生物利用,对碳平衡有重大影响。土壤不稳定有机碳也被一些作者称为土壤活性有机碳或有效碳,包括有效碳(AC)、溶解有机碳(DOC